没有账号?| 马上注册
宁波论坛> 城乡 > 正文
科技让森林“粮库”更丰盛
134 0

果豆乐

2024/4/11 12:54:23

开发森林食品拓宽了百姓食物来源,也推动了富民产业发展——

科技让森林“粮库”更丰盛

编者按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要求“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明确提出要“开发森林食品”。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计显示,2023年,以经济林为主体的森林食物产量达2.26亿吨。森林食物已成为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丰产丰收的背后,离不开广大农民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指导帮助。本期带您了解几种森林食品,并把它们背后的故事讲给您听。

“土疙瘩”变身“金豆豆”

讲述人:福建省建瓯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黄鸿青

锥栗长得不起眼,却有着糯、甜、香的独特风味。古书记载,锥栗原产于建瓯西乡,也就是今天的龙村乡,人工栽培始于汉代。明代时,这小小的“土疙瘩”成为贡品,以“贡闽榛”闻名一时。如今,它更是变身成了“金豆豆”。

建瓯位于福建北部,林业资源丰富,素有“绿色金库”之称。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资源条件为锥栗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由于这里山多地少,粮食种植比较困难,锥栗便成了农民们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多年前,我在龙村乡吴地村调研时,认识了栗农老余。老余是个勤快人,2003年他承包了80多亩荒山,过起了“靠山吃山”的生活。一有空闲,他便沿着山坡垒坝、挖坑、栽树、挑水,渐渐把锥栗树栽满山坳。可那阵子,他的栗子个头小、产量低,卖不上好价钱。

为改变这一状况,建瓯专门成立了锥栗协会,建起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以乡镇、村为基础,建立了20个锥栗专业合作社,3万多户栗农成了合作社成员。为了做大做强锥栗产业,近年来,建瓯确立了“科技兴榛,富民强市”的发展思路,采取了“控制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质、激活流通、深化加工、提高效益”的产业化发展措施。科技特派员积极行动,给农户讲课,手把手指导他们种植锥栗。

现如今,全市95%以上的栗农掌握了锥栗生产管理中的关键技术,锥栗产量逐年增加。漫山遍野的锥栗树,成了农民们的“聚宝盆”。老余喜滋滋地跟我说,在“锥栗生态高效配套技术”的帮助下,他家锥栗的个头变均匀了,产量增长了四成。

如今,种锥栗的人越来越多,锥栗的品质也逐步提升。为了让更多人尝到甘甜的锥栗,我们充分发挥电商产业园的作用,把锥栗产品变为众多消费者喜爱的“网红”产品。

树上增产,富了百姓,美了生态。小小“土疙瘩”变身闪亮“金豆豆”,栗农脸上笑开了花。接下来,我们还要跨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等几道关口,让锥栗香飘万家。

油茶树搭起连心桥

讲述人:江西农业大学副教授张文元

20世纪90年代,我参与了油茶平衡施肥关键技术及效应研究。经过多年不懈努力,2011年,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可怎么用科研成果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呢?我一直在思考。

早在筹办赣南油茶科技小院之初,我就发现了“怪事”:小院依托的公司是林业龙头企业,拥有较为先进的油茶压榨设备,可生产效益却不怎么好;小院所在地上犹县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扶持等措施,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富民产业来抓,可实际上富农作用却不明显。调查后,我发现当地的油茶栽培技术推广和产业融合都有明显的短板,因此导致企业和农户油茶产能受限。

于是,我们结合前期对油茶平衡施肥关键技术及效应研究,组织企业小范围开展施肥试验,攻关油茶养分管理技术。从2023年11月测产结果来看,施用菌渣有机肥和厨余有机肥能够有效促进油茶增产,这为企业和农户提供了油茶平衡施肥科学参数。

作为科技小院负责人,我搭起了科企连心桥,了解油茶企业情况,掌握企业和农户在种植加工中存在的难点,并将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向有关专家学者反馈,对相关科研项目做好跟踪,让科技小院更好服务油茶企业。我还积极与赣州市科协对接,开设了油茶产业培训班,向油茶种植大户讲授油茶平衡施肥关键技术。

现在正是油茶管护的黄金时节,我们更忙了。今后,我将继续带领科技小院团队开展油茶前沿技术研究,带动更多农民用技术增效益。这条油茶树铺就的幸福路上,同行者一定会越来越多。

羊肚菌撑开“致富伞”

讲述人:湖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黄民凤

清晨,阳光洒落在菌菇棚顶。走进棚内,暖湿的空气迎面扑来,一朵朵鲜嫩的羊肚菌破土而出、形态各异。

2020年开始,我在湖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夏志兰教授的安排下,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开展食用菌产业科技振兴工作。初到册亨县,我便带领团队深入各乡镇,调研当地食用菌产业种植情况。我们发现,当地的一些高海拔地区适宜种植羊肚菌这一珍贵品种。可羊肚菌对栽种环境要求很高,品种易退化。退化后,羊肚菌抗病耐寒能力及产量都会大幅降低。由于羊肚菌种植难度较大,技术依赖性强,品种选育就变得十分关键。

于是,我与同伴们一起上高山,进森林,寻找那些隐藏在自然环境中的菌菇。找到后,我们用专业刀具小心翼翼割下一朵朵半露的野生羊肚菌,仔细检查其外观和质地。经过3年时间,我们共采集样本1000多株。经过人工驯化培育,我们最终选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羊肚菌品种。

同时,经过我们的大力推广,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和技术手段在食用菌种植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菌菇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要素得到了精准控制,为食用菌生长营造了最佳环境。今年年初,我们团队积极引导当地农民成立合作社。集约化、规模化的种植方式,为农民带来了更为丰厚的回报,也帮助他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目前,羊肚菌种植已经成为当地农业的一大特色产业。挑上了科技“金扁担”的菌农们,精心照料着这些娇嫩的羊肚菌。从菌种的下地、菌丝的培育、温湿度的管理,到采摘与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们的汗水和心血。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科技力量,帮助更多农民朋友增产增收。

红苹果香飘振兴路

讲述人:甘肃省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所长李建明

春风送暖,陇东大地漫山遍野的果园里,到处是果农们忙碌的身影。

20世纪80年代末,静宁县的苹果树栽植刚刚起步,乡亲们对于苹果栽培技术还知之甚少。那时的我刚毕业,进村入户,和乡亲们算“一亩园十亩田”的对比账,带领他们现场学习,帮助他们掌握苹果栽培技术。

在实践过程中,我总结出“一年定干,二年重剪,三年拉枝细管,四年成形挂果,五年丰产”的红富士苹果早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让果树提前两年挂果,年亩增产1000元以上。后来这项技术被编入教材,在全县乃至全市范围内进行示范推广。

面对苹果品种不纯的问题,我跟踪选育了“成纪1号”和“静宁1号”两个优良新品种。新品种不仅挂果早、产量高、好管理,还让亩产增值达到了30%以上。目前,新品种在平凉市静宁县、庄浪县、泾川县推广应用面积达30万亩,新增效益30亿元。

在全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开始研究宽行密株现代矮化密植技术,这项技术既省工省力,又便于规模化推广。我在山东农业大学束怀瑞院士及其专家团队协助下,成立了静宁苹果院士专家工作站,进一步推动了静宁苹果全产业链的发展。

如今,我们的果树果品研究所不仅是教学研发基地,也是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我们引进的国内外180余份苹果品种,对苹果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评价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是我扎根基层、服务果农的第35个年头。今后,我将继续带领团队进行良种苗木培育,将更多更脆更甜的苹果端上百姓餐桌。

黑木耳扮靓好日子

讲述人: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邹莉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对我来说,就是要把实验室建在黑木耳生产第一线,做菌农们需要的真博士、真专家。这份初心,源自20多年前的一次相遇。

那时候,创业刚刚起步的黑龙江省尚志市木耳栽培户许泽成在报刊上读到了我的一篇文章,随即来到学校找我,咨询食用菌栽培技术。在我的帮助下,许泽成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难题,很快掌握了食用菌栽培关键技术。后来,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登门请教,或是写信、打电话咨询。

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后,有农户反映木耳栽培原料阔叶树木屑短缺且价格上升。为此,我研究出了以颗粒状木屑为替代原料的仿野生地栽木耳新技术。新技术采用森林抚育后收集的枝丫材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保护了自然生态,一举两得。

还有一次,农户跟我提到了地摆木耳因气候异常而减产的问题,于是我开发了木耳棚式挂袋栽培技术,把菌棒像串糖葫芦一样串起来栽培。以前,一亩地只能摆8000个菌棒,木耳生长还要受制于气候和病虫害,生长缓慢。采用大棚栽培后,一亩地能放4万个菌棒,而且木耳生长速度快、品质好。看到农村地区随地丢弃用完的菌袋菌糠,我又开发了木耳菌糠再利用新方法,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广大菌农的需求就是我研究的指南针和努力的方向。

近些年,我带着团队深入齐齐哈尔市泰来县。这里曾是黑龙江省沙漠化较为严重、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当地结合自身实际,以生态型农业为方向,将食用菌栽培与加工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尽管技术成熟,但县里缺少专业木耳种植户,也没有相应的厂房设备。于是,我们从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到养菌、划口,全程指导农户。在我们的帮助下,农户多了份种粮之外的收入,腰包越来越鼓,当地的黑木耳栽培产业也迈上了新台阶。

为了更好地指导食用菌生产,我经常带领团队下乡举办培训班,讲授食用菌栽培技术,还培养了一大批食用菌领域的“土专家”。

如今,食用菌产业已在龙江大地遍地开花。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张胜、冯家照、高建进、胡晓军、李玉兰、王洋、龙军、禹爱华、宋喜群、王冰雅、张士英光明日报通讯员黄传章、李芳艳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03日07版)
手机二维码 手机二维码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